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兼任講座教授 林燕卿
人和動物的區別,其延宕需要滿足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區別之一〪人會克制自己在合宜的情況才作合理的滿足,因此這種教育是自嬰兒,而終其一生〪直到上了學,更須將眼前的玩樂延遲,為更長遠的目標所做的努力〪一個人愈能為將來的目標而延宕眼前的玩樂,個人的發展就愈成熟健全,對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也能表現的愈好〪。
要如何運作?
1. 需要以身作則來教導,如果父母本身只圖眼前的享樂,就不可能期望孩子做到,如父母視工作為換取快樂不得已的苦頭〪父母下了班回來一面咒罵工作,一面對所得的豐厚開心,對購買物品、旅遊等津津樂道〪這種情況下不論他們怎麼說,都已經溝通「工作很可怕, 買物品、玩樂很好〪」孩子學到他不該工作,應該追求快樂,然後就表現在生活上,例如愛看電視而不作功課,甚至逃學,或用欺騙的方式不勞而獲,使父母感到頭痛,卻沒想到是自己教給孩子的〪這種情況下期望孩子對功課有興趣,能愉快地幫忙家務,實在太不可能了〪。
2. 父母要使工作變得有樂趣,在孩子小時就和他們一起工作,如烹飪、掃除、油漆、洗衣、洗碗等工作的過程充滿樂趣〪全家人一起工作也代表著關係的凝聚〪。
3. 讓孩子明白, 不是只有自己企求的才是生中唯一重要的事情,還有很多事也同等重要:如為了別人的幸福而盡力,為更遠大的目標而努力〪。
4. 愛孩子不單是給予,也可以拒絕,有些父母一味的順從孩子的要求,怕孩子受到挫折,其實適度的挫折是必要的〪像社會新聞報導的事件,會看到一生順遂,沒遇到挫折,一旦有工作、情感的逆襲,會選擇自殺或報復的行為時有所聞〪。
5. 在分配工作給孩子時,要注意時間,讓他認為合理的時間完成,一個半小時對孩子而言,相當於於大人的兩小時以上〪需要的滿足延遲的不合理,會使孩子反感以外也達不到效果〪。
和這種能力有關的,還有忍受挫折、不氣餒的能力,教導孩子視挫折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接受它、面對它,不然容易成為永遠不知足的人,整天生活在不斷的抱怨中〪應付挫折而不被擊倒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表現〪父母應該比孩子更成熟,如果孩子遇到小挫折時不能保持冷靜的父母,就亂了陣腳,孩子也會學到不良的處理方式,如發脾氣、尖叫、大喊、挑毛病、發牢騷〪父母在要求孩子克制衝動前,最好能先控制自己的衝動〪。
要如何運作?
1. 需要以身作則來教導,如果父母本身只圖眼前的享樂,就不可能期望孩子做到,如父母視工作為換取快樂不得已的苦頭〪父母下了班回來一面咒罵工作,一面對所得的豐厚開心,對購買物品、旅遊等津津樂道〪這種情況下不論他們怎麼說,都已經溝通「工作很可怕, 買物品、玩樂很好〪」孩子學到他不該工作,應該追求快樂,然後就表現在生活上,例如愛看電視而不作功課,甚至逃學,或用欺騙的方式不勞而獲,使父母感到頭痛,卻沒想到是自己教給孩子的〪這種情況下期望孩子對功課有興趣,能愉快地幫忙家務,實在太不可能了〪。
2. 父母要使工作變得有樂趣,在孩子小時就和他們一起工作,如烹飪、掃除、油漆、洗衣、洗碗等工作的過程充滿樂趣〪全家人一起工作也代表著關係的凝聚〪。
3. 讓孩子明白, 不是只有自己企求的才是生中唯一重要的事情,還有很多事也同等重要:如為了別人的幸福而盡力,為更遠大的目標而努力〪。
4. 愛孩子不單是給予,也可以拒絕,有些父母一味的順從孩子的要求,怕孩子受到挫折,其實適度的挫折是必要的〪像社會新聞報導的事件,會看到一生順遂,沒遇到挫折,一旦有工作、情感的逆襲,會選擇自殺或報復的行為時有所聞〪。
5. 在分配工作給孩子時,要注意時間,讓他認為合理的時間完成,一個半小時對孩子而言,相當於於大人的兩小時以上〪需要的滿足延遲的不合理,會使孩子反感以外也達不到效果〪。
和這種能力有關的,還有忍受挫折、不氣餒的能力,教導孩子視挫折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接受它、面對它,不然容易成為永遠不知足的人,整天生活在不斷的抱怨中〪應付挫折而不被擊倒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表現〪父母應該比孩子更成熟,如果孩子遇到小挫折時不能保持冷靜的父母,就亂了陣腳,孩子也會學到不良的處理方式,如發脾氣、尖叫、大喊、挑毛病、發牢騷〪父母在要求孩子克制衝動前,最好能先控制自己的衝動〪。